close

原創: 高原麥客   讀吳軍老師《心態》這本書時,其中有一段描寫清末名臣曾國藩的文章。大致說的是曾國藩在湘軍收復南京之后,曾親自帶領部下視察被戰火毀壞的曾經煙柳繁華的秦淮河。   讓他的幕僚不懂的是,在整個南京城百廢待興之際,這位被人們稱為衛道士、在人們印象中遠離煙花之地的曾文正公,居然下令恢復秦淮河船。并且要求屬下大肆興建酒肆茶館商鋪。   幕僚不解問起原因,曾國藩講,世上真正向他們那樣成就一番事業,謀取不世功名的人畢竟是少數。大部分百姓都是販夫走卒,忙忙碌碌終其一生,能修繕一個地方,給這些人帶來一些歡樂,不啻為一件善事。   第一次,看到這個故事我有些驚訝。一代名臣,竟然能說出這樣消極懈怠的話來,并且把普通人的享樂看成世上最重要的事情。我就想,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再怎么著,也要成就一番偉業,也不枉匆匆來世一趟。何況是他這樣的大賢。   人有爭勝心當然是好事,可如果一味的追求一些根本不能實現的虛無的東西,就成了好高騖遠。老喻在他的《人生算法》里提到一個方法,用半徑找準人生的定位。   他用三個同心圓的框架,帶領我們認知眼中的世界。他把這個方法稱為半徑算法:大致分為三個半徑,認知半徑、能力半徑、行動半徑。   第一、認知半徑要盡可能地寬。積極地擴展自己的視野。就像人們常說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見識很重要。   第二、能力半徑要盡可能地明確。就是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自己擅長什么,不擅長什么。盡量在自己的能力圈內做事,別瞎折騰。   第三、行動半徑盡可能的要小。對于個人來說,就是說一次只做一件事情,盡可能的投入全部的精力,才能把事情做好。對于企業來說,想要持久產生利潤,就要去做那些可以重復簡單持續的事情。   在現實生活里,要做的事情太多,大腦里裝著許多理想等著我們實現。可同時我們的生命有限,我們的時間有限,我的精力有限,我們的資源有限。如果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到頭來,就會像那只掰棒的猴子,一無所獲。   看到別人成功了,覺得自己如果做,會做的更好。看到別人家孩子考上重點中學或者名牌大學,會教導自家孩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看到別人下海經商,把生意搞的水起風生,自己也躍躍欲試。   是的,不可否認,人應該有積極進取的精神。但同時要清醒的認識到,自己有什么資源,自己的能力圈究竟有多大?你和他們不一樣。   現在回過頭來再看曾國藩說的話,大部分人一輩子都是販夫走卒,能干出一番驚天動地偉業的人,鳳毛麟角。認識自己的局限,能接受自己的平凡和普通,不啻為一種做人的風格。   目標定的太高,路程太長,一心想要成為那個出人頭地的人,這是一種美好的遠景。人常說抬頭拉車,也要低頭看路。但往往我們付出很多,命運并沒有因為我們的勤奮、不懈,而眷顧我們。再怎么掙扎,似乎都無法從現實中掙脫,我們依舊是一個平凡的人。   如果說除了生存以外,我還有什么擅長的能力,可能要算寫作。剛開始持續寫作的時候,也是雄心壯志。想要通過寫作改變自己的生存狀態,想要通過寫作實現財富自由,想要通過寫作制造影響力,想要通過寫作賦予生命更深遠的意義。   無論哪一種愿望,都會讓自己心潮澎湃。每天心里想的最多的事情是,如何像個作家一樣去思考,去行動,寫出爆款文章揚名立萬。可如果每次陷入這樣的怪圈,就會因為想要變的更好,卻根本寫不出來。   并且,越是焦慮,越是期待,越會寫的更糟。聽別人說,寫作就是把一份時間重復出售很多次。這完全沒那么輕松,沒那么簡單。剛開始接受自己的爛,接受自己平庸,接受自己寫不好,實在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有一天,當我終于知道,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我的東西不僅僅是寫給別人,也是寫給自己。是自己和自己的對話,是一種靈魂的自我表達,是一種思想的療愈。我突然感覺自己釋然了。   我不再向那些著名的作家看齊,也不再和專欄的作家比較,而是接受自己的平凡,把寫作當成一種生活的調劑、個人的興趣和愛好,內心輕松了許多,連寫出的文章都比以前變的從從容容,面目可愛。   人如果不帶功利之心,不顧及外界的感受,不把自己當成巨人時,心靈和身體才能得到徹底的舒展和發揮。   作家是文字工作者,但寫字的人未必都能成為作家。普通人沒有作家那樣的經歷,沒有作家那樣的環境,更沒有作家那樣的機遇,如果說通過寫作能充分領略心靈的快樂,也不失為一種富足。   我認為在家庭教育的問題上也是如此。大多數人,家長和孩子都有一種深深的憂患意識。有時會感覺到,這個社會無時無刻不被一種焦慮填充,就像久陰不晴的霧霾天氣。   大多數家長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于是本來自然而然的學習成了一種急功近利的沖刺。學習甚至連教育已經失去本質,變成一場被嚴重扭曲的軍備競賽。   各種監督、各種說教,各種補習,甚至各種裝模作樣的言傳身教。目的只有一個,一定要培養出一個不被社會和時代淘汰的精英。似乎孩子將來的成敗牽動著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的神經。   還有各種虎媽虎爸的案例,什么高考率達到99%的名牌中學,在這種資源、信息和成績的大比拼中,家長們的眼睛只盯著成績。而孩子更像是能打壓更多東西的瓶子,沒人考慮孩子的感受,也沒人問過他們“累不累,到底需要什么。”   記得,有一次和兒子聊天。我用我所能知道的東西,為他描繪了一個無比成功、無比富有,無比矚目的未來。末了,我對他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學習是窮人孩子進入上流社會的唯一途徑。”   兒子怔怔的看著我,不耐煩的說:“那是你想要的生活,我不想過你那樣的生活。”我質問他:“能說說你想要過什么樣的生活嗎?”他說:“雖然我還沒想好,但一定不是你描述的那樣,一定是一個更快樂更自由的生活。”   幸福的生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有各自的不幸。但家庭教育、以及這種變了味的教育方式普遍存在。這個社會就像一個逐漸膨脹起來的氣球充滿了“正能量”,似乎沒有點正能量,你就不配這個欣欣向榮的社會。   今天下午,看武志紅的一篇關于家庭教育的文章,名字叫做《這個時代最稀缺的底氣,叫“穩”》里邊講了著名電視劇制作人黃瀾和他兒子的故事。看后,我無限慨嘆,哪一個家長不是望子成龍?而最終能成功者微乎其微,大多數孩子成了這種趨利教育下的犧牲品。   黃瀾是《非誠莫擾》《虎媽貓爸》《我的前半生》多部電視劇的制作人,就這樣一位觀眾眼中的名人,卻在兒子的教育上,也經歷了從焦慮、斗爭和反抗到逐漸平靜、接受和釋然的整個過程。   受別人的影響,剛開始,黃瀾也認為憂患教育是教育的根本。甚至把父母的思想,觀念和很多道理用在孩子身上。認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似乎讀書是唯一的出路等等,和大多數普通家庭或者家長一樣,心急火燎的實施壓迫式教育。   但適得其反,孩子在三年級時患上嚴重的抽動癥,講話時鼻子會不自覺的抽動,醫院給的診斷結果是,因為孩子過分緊張造成的。她也是從那一刻發現,不是孩子“病”了,而是自己病了,自己把“病”傳給了兒子。   最終,經過自我反思,她降低了對兒子的要求:“只要不坐牢(不觸碰法律底線)、不啃老(能夠獨立生活),優秀不優秀無所謂。”在這種寬松、信任的方式下,孩子終于恢復自信,變成了一個樂觀向上的人。   人應該具有憂患意識,但適可而止。不能讓憂患意識最終成為扼殺孩子天性的兇器。適度的安全感,適度的穩定感,會為孩子創造一個健康和諧的成長環境。心理學把這種穩定稱為:“抱持性環境”。就是孩子的內心安詳,平和,他們需要一個不會報復的人,以及一個包容之心的社會。   吳軍老師有一次去巴爾的摩,看到那里的孩子花在讀書上的時間并不多,平時開開心心。就十分好奇,問那里的家長:“孩子如果不好好讀書,無法考上好的學校,將來的生活怎么辦?”   而美國人卻樂觀的說,拼命讀書能否過上更好的生活,是一個未知數,但快快樂樂地生活18年,是能看得到,能抓住的。與其18年讓孩子痛苦的度過,不如把快樂還給孩子們,樂觀比什么都重要。”    哲學大師周國平有一段話較為精彩,他說:在所有的人生模式中,為了未來而犧牲現在是最壞的一種。如果把幸福永遠的推延,實際上是取消了幸福。”在家庭教育中,我們不能用孩子今天快樂換取一個無法確定的未來。那實在太遙遠了。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平凡的人生,才是一種豁達的生活態度。 +10我喜歡

王老漢今天出殯,村里鞭炮齊鳴,鼓樂震天,三個兒子特意請了兩班嗩吶,輪番上陣,好一派熱鬧的場面。兒孫們披麻戴孝,哭聲感天動地,眾親友紛紛前來送別。   老伴下世早,王老漢又當爹又當媽,平時做點小生意,忙里忙外,含辛茹苦把三個孩子拉扯大。為了孩子們操碎心,年輕時候都已經發如霜降。孩子們也很爭氣,從來不叫苦不喊累,經過多年努力,個個蓋房娶妻生子,安居樂業。一提起三個兒子,王老漢常常引以為豪,總有說不完的話題。村里人都夸王老漢命好,給兒子起的名字好,大兒子保財,二兒子聚財,三兒子有財,寓意人人有財。   兒子們成家單過,剩下王老漢一個人。經過商議,每家輪流一個月,輪到誰家吃住誰家。王老漢也不閑著,無論到誰家都幫忙照看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王老漢猶如一個香餑餑,三家都盼望著早點輪到自己家。隨著時間推移,王老漢歲數越來越大,身體一天不如一天,輪到誰家只有吃飯的份,有時間還得端飯伺候。時間長了,兒媳婦們怨言四起,王老漢也失去往日的榮耀。   一次在二兒子家中吃飯,不小心把碗打爛了,兒媳婦指桑罵槐,養活一個廢物,還不如一頭豬,養肥了過年能賣錢,光會吃不會干留他有啥用?在兒子的勸說下,事情才得以平息。這一年冬天,天寒地凍,雪花飛舞,大地上蓋上了厚厚的一層銀棉被。一大早,大兒媳婦叫醒王老漢穿好衣服,言說今天輪到老二家。王老漢行動不便,兒媳婦讓老大背著去老二家。   老大三步兩步,來到老二家門前,上前敲開門。   “今天輪到你們家了,我把咱爹背過來了。“老大氣喘吁吁地說。   “不對呀!今天是31號,明天才輪到我家。"老二媳婦邊開門邊說。   "一年十二個月,每次輪俺家都是31天,這太不公平,我們也不能一直吃虧,多出來的一天也要輪流,所以把咱爹背過來。”   “一天時間你們都吃虧,虧待你還是老大哩,一點樣子都沒有,要輪也是   到明天,你還是把咱爹背回去吧。"老二媳婦大聲說罷,哐當一聲把門關上,徑直往屋里走了。   剩下老大背著王老漢站在門外,他也不敢再背回去,老婆的話如同圣旨,絕對不敢半點違抗:"爹呀,你委屈一會兒,我也沒有辦法,為了我們的家庭幸福,你就先在這里吧。”老大放下王老漢邊走邊說。王老漢孤零零地坐在老二門口,一陣寒風吹來,凍得渾身瑟瑟發抖,肚子還在咕咕直叫,王老漢眼角淚水直往下淌。   老三今天起得早,準備約老二去縣城辦事,到門口一看,頓時火冒三丈,一腳踹開大門,到老二面前上去就是一耳光,打得老二兩眼直冒金星。   “明天才輪到我們,大哥今天把咱爹背過來,是大哥先找事的,那也不怨我們,老大都不管,我們也不管,要管你去管。"老二媳婦惡狠狠地說。   老三只好背起老父親,主動承擔照顧,一直到撒手西去。   喪事已畢,三個兒子坐下來分帳,禮金一共收入三萬八,喪事用了一萬九,三家平分。我們這里祖傳有個規矩,老人故去留下的被子衣物也要分,人稱"后被"就是所謂的“后輩",就是后繼有人。這次老三媳婦先開口:“老父親我們伺候時間最長,被子應該歸我們。"大兒媳和二兒媳翻著白眼看著老三。   “從小到大,母親去世早,大哥二哥一直照顧我,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讓著我,別人欺負我,都是他們護著我,還是先讓大哥二哥先拿。"老三勸媳婦。話音剛落,大兒媳搶了一條棉被,二兒媳拿了一條鋪被,就剩下一件爛棉襖。   三兒媳拿起爛棉襖,狠狠地摔在地上,只見地上有一張嶄新的百元大鈔。趕緊彎腰撿起來,拿起爛棉襖,舉過頭頂,嘴里念念有詞。然后翻開爛棉襖,只見里面用針線縫了一個大口袋,伸手一摸鈔票一張又一張……   作者簡介:劉振漢,筆名:難得糊涂,河南省新野縣人 +10我喜歡

文/端木奇   端木君非常喜歡一句話叫做“老牛自知夕陽短,不用揚鞭自奮蹄”。這首詩的主體是“老牛”,也就是老年人。于我看來,其實不然,這里的“老牛”其實就是有遠大理想和抱負的人,當然包括年輕人。因為,一個有抱負的人,一定會是個擁有積極進取精神的人,根本就是一個不用揚鞭自奮蹄的人。 客觀地說,首先你得熱愛生活,熱愛工作,并且找到生活的原動力。一旦找到了目標和方向,那么你自然也就會“不用揚鞭自奮蹄”的了。在找到自己的目標和明確自己的人生方向的時間軸上,并沒有統一的標尺。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步伐,總之你得要去不斷地去尋找,不斷地去發現,最終也會在尋找和發現的過程中成就了自我。關于這一點,這里就不做過多的敘述。但是,端木君可以肯定地說,不用揚鞭自奮蹄的人,自然是非常珍視時間概念的。譬如說,早起。 有句話說:“夢想總是遙不可及,可你卻從來不早起”。通常習慣早起的人,往往都是惜時如金的人。人生匆匆猶如白馬過隙,彈指間不過三萬日。時間總是無情地流逝,我們的日子一天天的在銳減,于是乎,我們不由得會悲觀起來。時間就是組成生命的材料啊,我們有不珍視他的理由嗎?古人語:“尺壁非寶,光陰是競。” 聞雞起舞的祖逖和劉琨。他們每天雞叫后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于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 望九之年的李嘉誠,不論幾點睡覺,在清晨5點59分鬧鈴響后起床;隨后,讀新聞,打一個半小時高爾夫;然后,去辦公室,開始工作。寒來暑往,數十年如一日。 村上春樹每天凌晨四點起床,寫作五六個小時,跑十公里。風雨無阻,年復一年。每天持續地寫著、跑著,在漫長的時間里參透了堅持、輸贏、獨處、初心、打磨和超越的哲學,就是這么自律的一個人,最終成就了自己。 早起不僅僅是一種習慣,更應該是一種高度的自律,一種生活的態度。早起,你會遇見最美的風景和最好的自己。上天總會眷顧那種不用揚鞭自奮蹄的人,我們所向往的自由,無非是要緊緊地追求富足充盈的精神上的自由。然而自由是相對的,而真正自律的人會更加容易獲得自由,感受自由帶給你的巨大的震撼和不一樣的人生體驗。所以,你為什么要早起?或許這就里有你想要的回答。   最后,端木君在這里分享一篇曹操的詩歌:   ---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神龜雖壽,猷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這首詩表現了詩人熱愛自然、蔑視天命、老當益壯、志在千里的積極進取精神,抒發了他那變革現實、統一祖國的豪情壯志。詩人認識到了人的生老病死,卻不消極,他要用建功立業來彌補人生這一憾事。   +10我喜歡

有一個年輕人曾向我抱怨過命運的不公平,他從事的是銷售工作,他發現在工作中,美貌的女性總是占很大的優勢,運氣也總比他好。   我讓他講具體的情況,他說自己把事業當做親密愛人,基本上除了睡覺,他把其他的時間和心思都放在了工作上。為了拜訪客戶,自己幾乎從來沒有休息日的概念。   可是,他的一個女同事就不這樣了。這個同事平時的生活非常悠閑,業余生活也非常豐富,K歌、肚皮舞、高爾夫,她樣樣精通,每次談業務,一切又進展得超級順利。   我問他:“你的女同事有什么特點呢?”他不以為然地說:“就是靠長相漂亮,會跳舞唱歌,哄著客戶。開心,然后就簽了那么多單子,我的每一張單子都是自己辛辛苦苦跑6趟以上用汗水賺回來的!”   聽完這句話,我又問他:“那如你所說,你們公司的這位大美女只是利用了自己的美色,同男性大客戶簽單?”他說:“也不全如此,也有很多非常有實力的女性客戶也和她簽單。她和人家東拉西扯,凈說些沒用的,不過最后,也能簽單。”   聽到這里,我完全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有時候女性優勢是很重要,因為女性善于表達、性格溫和等特點,更加適合服務于客戶。但他不明白的是,任何一個人在簽約時,都是由感性轉變為理性,他的女同事在業余生活方面并沒有手軟,只是她除此之外的亮點更加突出。(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如果有人問你:我們一起釣魚去吧?你說:我不會。如果有人問:我們一起KTV吧?你說:我不會。如果有人問:我們一起去……你說:我不會。   那么,不是對方不給你機會,是你堵死了對方通向你的門。   為了和別人更好的溝通,你的業余生活不應該是睡懶覺,或者泡酒吧,或者是“宅一整天而不動”,應該花一點時間去修煉自己的藝術才能,這才稱得上“內外兼修”。所以,請花一點時間去認認真真研究“趣味”這件事。   例如,在與重要的人一起就餐之前,可以先從美食書、網上搜尋適合的餐館,通過對食物的精心選擇,顯示出自己的誠意。當然,如果只注意這些,你就會把更重要的語言交流忽略了,那就完全是本末倒置,得不償失了。   吃一小時的飯就要用足一小時的交流時間,吃兩小時就該用足兩小時的交流時間,因此你更需要準備足夠多的信息來制造“愉快的話題”,這也更能使這頓會餐物超所值。別等臨時抱佛腳了,給自己放個假,多點趣味,培養一兩個業余愛好,不但你的心態會變好,事業也會有新驚喜。(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軟實力會為你的人際交往錦上添花。   拿出一定的時間修煉軟實力是必要的,在現代如此忙碌的節奏下,周末一些看似與職場毫無關系的特長培訓班,如舞蹈班、插花班、茶藝班、歌唱班等,都是學員爆滿。   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現象呢?因為職場人越來越發現交際中若歌唱得好、舞跳得棒,公司活動時正好有了展示的機會,某種程度上也為個人創造了更多機會。   想想看,一名剛踏入工作崗位的新人,在工作經驗上他顯然是薄弱的。不能給別人提供價值,那么,他怎么能讓別人關注自己,同時又不讓人覺得他嘩眾取寵呢?   如果他懂小魔術,利用午休時間給大家變個魔術玩。一下子把大家的興趣都調動起來了。與他人話題也越來越多,距離越來越近,融入團隊就不再是什么困難的事了。   想擁有這種軟實力,需要早期投入時間。時間對于人們來說都非常寶貴,正因為如此,人們才會投入緊張狀態而總是感覺沒有時間。   可對于興趣這事來說,比你現在手頭是否有1000萬都重要,因為個人在社會消耗的財富是有限的,如果一個無趣之人,縱然是有了1000萬,于他來說也是一場災難。   拿出時間,感受你的興趣,修煉你的人生趣味。每天面對忙不完的工作,面對復雜的人際關系,壓力會在無形中生成。人們也時常因為工作上的小事兒心生不滿,影響工作的心情。   當整個世界變成彩色的時候,不要停留在黑白時代了,讓有趣的人生撲面而來,讓自己成為最亮的那一抹顏色吧。 +10我喜歡


李佳源的推薦清單95133黃惠文的2021評價推薦83371鄒麗意的必買購物清單賴承翰的推薦購物清單戴嘉豪的開箱推薦文天地59595和科以的優質推薦評比95542溥瑜謙直播開箱推薦陳俊友的評價心得44533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2) (3) 陳建智的開箱推薦文天地開始讀書 吳惠靖的優質產品推薦69447關心與不關心 吳孟穎的好物推薦平台1181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9raz797 的頭像
    y9raz797

    屏東除夕圍爐餐廳

    y9raz7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